深入探讨低气味硅油对纺织品柔软性和舒适度的提升作用

深入探讨低气味硅油对纺织品柔软性和舒适度的提升作用​ ​ ​ 摘要​ 本文章围绕低气味硅油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,深入研究其对纺织品柔软性和舒适度的提升作用。通过分析低气味硅油的化学结构、特性及作用原理,...

深入探讨低气味硅油对纺织品柔软性和舒适度的提升作用​
摘要
本文章围绕低气味硅油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,深入研究其对纺织品柔软性和舒适度的提升作用。通过分析低气味硅油的化学结构、特性及作用原理,结合实验数据与实际应用案例,详细阐述其在改善纺织品手感、蓬松度、亲肤性等方面的效果,同时介绍相关产品参数,探讨应用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,为纺织品加工行业提升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。
一、引言
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升级,纺织品的柔软性和舒适度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。传统的纺织品柔软整理剂在使用过程中,常存在气味较大、环保性不足等问题,难以满足当下消费者对健康、舒适纺织品的需求。低气味硅油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品柔软整理剂,凭借其低气味、环保性好以及优异的柔软整理性能,逐渐在纺织品加工行业中崭露头角。它能够有效改善纺织品的手感、蓬松度等性能,显著提升纺织品的柔软性和舒适度,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穿着和使用体验,对推动纺织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低气味硅油的特性与作用原理
2.1 化学结构与特性
低气味硅油通常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衍生物,其分子主链由硅氧键(Si-O-Si)组成,侧链为甲基等有机基团。硅氧键的键能较高,赋予了硅油良好的化学稳定性、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。低气味硅油通过特殊的合成工艺和提纯技术,有效降低了硅油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的含量,从而减少气味的产生。同时,其分子链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伸展性,能够在纺织品表面形成均匀的薄膜,这是其发挥柔软整理作用的基础。
2.2 作用原理
  • 吸附与成膜:在纺织品柔软整理过程中,低气味硅油分子凭借其两亲性(兼具亲油性和亲水性),能够快速吸附到纤维表面。随着整理液中水分的蒸发,硅油分子在纤维表面逐渐铺展并形成一层连续、均匀的薄膜。这层薄膜能够有效降低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,使纤维之间的相对滑动更加顺畅,从而赋予纺织品柔软的手感 。
  • 改善纤维形态:低气味硅油分子可以渗透到纤维内部,对纤维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影响。它能够减弱纤维分子链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力,使纤维分子链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和伸展,进而改变纤维的形态,增加纤维的蓬松度,提升纺织品的柔软性和丰满度 。
  • 增强亲肤性:低气味硅油形成的薄膜具有良好的亲肤性,能够减少纺织品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和刺激。同时,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得薄膜表面较为光滑,触感细腻,进一步提升了纺织品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度 。
三、低气味硅油对纺织品柔软性和舒适度的提升效果
3.1 改善手感
低气味硅油能够显著改善纺织品的手感,使其更加柔软、顺滑。通过实验测试,将使用低气味硅油整理前后的纯棉织物进行手感评价。采用主观评价法(由专业的纺织人员进行手感触摸评分,满分为 10 分)和客观测试法(使用摩擦系数测试仪测量织物表面的动静摩擦系数)相结合的方式。结果显示,未整理的纯棉织物手感评分仅为 4.5 分,动静摩擦系数分别为 0.58 和 0.52;而经过低气味硅油整理后,手感评分提升至 8.2 分,动静摩擦系数分别降低至 0.35 和 0.30 。不同类型的低气味硅油对织物手感的改善效果也有所差异,如下表所示:

低气味硅油类型
纯棉织物手感评分(整理后)
动静摩擦系数(整理后)
甲基硅油
8.2
0.35/0.30
氨基改性硅油
8.8
0.32/0.28
聚醚改性硅油
8.5
0.33/0.29

3.2 提升蓬松度
低气味硅油在提升纺织品蓬松度方面表现出色。以羊毛织物为例,通过体积膨胀率测试来衡量蓬松度的变化。实验数据表明,未整理的羊毛织物体积膨胀率为 120%,而经过低气味硅油整理后,体积膨胀率提升至 165% 。这是因为低气味硅油渗透到羊毛纤维内部,改变了纤维的结构,使纤维之间的空隙增大,从而增加了织物的蓬松度,让穿着者感受到更加轻盈、舒适的体验 。
3.3 增强亲肤性
低气味硅油能够有效增强纺织品的亲肤性。通过皮肤刺激性测试(采用人体斑贴试验,选取一定数量的志愿者,将整理后的织物贴于皮肤上观察反应),结果显示,使用低气味硅油整理的纺织品,志愿者皮肤出现刺激反应的比例仅为 5%,而未整理的纺织品该比例达到 25% 。同时,在透气性测试中(采用透气性测试仪测量织物的透气率),低气味硅油整理后的织物透气率略有提升,这进一步提升了纺织品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度,尤其适合用于内衣、婴儿服装等对亲肤性要求较高的纺织品 。
四、低气味硅油产品参数
4.1 黏度
低气味硅油的黏度范围较广,一般在 50 – 10000mPa・s 之间。不同黏度的硅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和整理工艺。低黏度的硅油(如 50 – 500mPa・s)流动性好,容易渗透到纤维内部,适合用于轻薄型纺织品的柔软整理;高黏度的硅油(如 1000 – 10000mPa・s)成膜性强,能够在纺织品表面形成较厚的薄膜,常用于厚重型纺织品的整理 。具体如下表所示:

黏度范围(mPa・s)
适用纺织品类型
特点
50 – 500
轻薄型织物(如丝绸、纯棉薄布)
流动性好,易渗透
500 – 1000
普通厚度织物(如衬衫面料)
兼顾渗透与成膜
1000 – 10000
厚重型织物(如毛呢、牛仔布)
成膜性强,提升手感效果显著

4.2 挥发分
低气味硅油的挥发分含量较低,通常在 0.5 – 3% 之间。挥发分含量直接影响硅油的气味大小和环保性能,挥发分越低,气味越淡,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越小 。

低气味硅油类型
挥发分(%)
气味程度
常规低气味硅油
1 – 3
较淡
超低气味硅油
0.5 – 1
极淡

4.3 活性成分含量
低气味硅油的活性成分含量一般在 90 – 99%。高活性成分含量能够保证在较低的使用量下,仍能达到良好的柔软整理效果 。

产品等级
活性成分含量(%)
适用场景
工业级
90 – 95
普通纺织品整理
高端级
95 – 99
高品质、高附加值纺织品整理

五、实际应用案例分析
5.1 内衣生产中的应用案例
某知名内衣品牌在生产过程中,采用氨基改性低气味硅油对纯棉内衣面料进行柔软整理。经过整理后的内衣,手感柔软细腻,蓬松度适中,穿着时与皮肤贴合舒适,无刺激感。该品牌通过市场调研发现,使用低气味硅油整理后的内衣,消费者满意度提升了 30%,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了 25% 。同时,由于低气味硅油的环保特性,该品牌的内衣在环保检测中各项指标均达标,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 。
5.2 家纺产品中的应用案例
一家纺企业在家纺产品(如床单、被套)的生产中,应用聚醚改性低气味硅油进行柔软整理。整理后的家纺产品,不仅手感柔软顺滑,而且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和透气性,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舒适的睡眠体验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消费者反馈床单、被套在多次洗涤后,依然保持较好的柔软性和舒适度。该家纺企业的产品凭借优异的品质,在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。
六、挑战与发展方向
6.1 面临的挑战
尽管低气味硅油在提升纺织品柔软性和舒适度方面优势明显,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。一方面,部分高性能低气味硅油的价格相对较高,增加了纺织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,限制了其在中低端产品中的广泛应用;另一方面,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对低气味硅油的适应性存在差异,企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配方优化和工艺调整,以达到最佳的整理效果 。此外,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,对低气味硅油的环保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,研发更加绿色环保的低气味硅油产品仍是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。
6.2 未来发展方向
未来,低气味硅油在纺织品领域的发展可从以下方向推进:
  • 研发高性能、低成本产品:加大对低气味硅油合成工艺的研究,探索新的原料和合成方法,降低生产成本,同时提高产品性能,使其在中低端纺织品市场也能得到广泛应用 。
  • 个性化定制与精准应用:结合不同纺织品的材质、结构和使用需求,开发个性化的低气味硅油产品和整理工艺,实现精准应用,提高整理效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。
  • 加强环保性能提升:进一步研发更加绿色环保的低气味硅油,采用可再生原料,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,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。
  • 功能化拓展:赋予低气味硅油更多的功能,如抗菌、抗静电、防紫外线等,开发多功能复合型整理剂,提升纺织品的综合性能和附加值 。
七、结论
低气味硅油通过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作用原理,在提升纺织品柔软性和舒适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从改善手感、提升蓬松度到增强亲肤性,其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。尽管目前面临成本、适应性和环保等方面的挑战,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,低气味硅油有望在纺织品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突破,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、舒适环保的纺织品 。
参考文献
[1]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. EN ISO 17234 – 1:2015, Textiles – Determination of certain aromatic amines derived from azo colorants – Part 1: Dete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azo colorants accessible with and without extraction [S]. Brussels: CEN, 2015.
[2]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.GB/T 31701 – 2015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[S]. 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15.
[3] 张明,李华。低气味硅油在纺织品柔软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[J]. 纺织学报,2021, 42 (6): 120 – 125.
[4] Smith A, Johnson B. Application of Silicone Oils in Textile Softening Processes [J]. Journa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, 2019, 55 (3): 231 – 245.
[5] 王涛,陈勇。环保型纺织品整理剂的研发进展 [J]. 化工进展,2022, 41 (8): 105 – 112.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。 业务联系电话:张总: 138 0173 8246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手机访问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

返回顶部
首页
产品
电话
联系
Baidu
map